在地文史

神靖丸小故事



*前記

民國二年出生的陳德煥醫師,是苗栗銅鑼鄉人,大學時期遠赴日本福岡縣久留米大學就讀醫科,曾經任職名古屋市立共立醫院內科主治醫師,二戰爆發後,陳醫生返回台灣,在新竹州新屋村開設了明德診所,在這樣數百人規模的小村莊默默服務在地居民,並且持續了50年,即便78歲高齡,仍有病人指定陳醫師診治,是新屋居民近一甲子的健康守護神。

*搭上神靖丸

1944年,時年32歲的陳醫師受到日本徵召,搭上了神靖丸這艘改變數百個家庭的命運之船,1945年神靖丸在越南遭到美軍無情擊沈,陳醫師熟稔水性,體力亦佳,在大海中不僅自保生存,還救了同船的一名夥伴;憶起當時轟炸的驚險情景,陳醫師這麼回憶與形容:船隻就像油鍋裡的天婦羅(日語:天ぷら),無情沸騰、翻滾,淹沒一切,吞噬希望。

*雨林戰

幸運逃過神靖丸劫難,陳醫師在西貢待了一個月,隨後又到達了新加坡、雅加達、泗水等地,最後抵達了神靖丸原訂目的-印尼婆羅洲Balikpapan,這是一個原始且危機四伏的雨林地區,不僅要同日軍對抗美軍,還得應付當地兇狠土著,更可怕的是,不知道何時會染上致命疾病;陳醫師回憶說:「好幾次生死關頭,我想到我還有父親,還有妻兒子女,責任未了,我祈求上天保佑我平安回來。」 生存的強烈意念,讓陳醫師熬過了那艱苦的一年,二戰結束,日軍投降,陳醫師終能在1946年返回故鄉台灣。

*兩國軍醫

1958年台海爆發823炮戰,時任醫師公會會長的陳醫師(當年已經45歲)為了表示台灣醫師願意為了反攻大陸做出貢獻,亦接受徵召入伍擔任軍醫職務,這是繼擔任日本國軍醫後,陳醫師又再度擔任中華民國軍醫,陳醫師的人生,是戰亂,是血淚,是求生,不管將會面對怎麼樣的結局,陳醫師都能勇敢經歷。

*小城行醫

台灣光復後,政府宣佈以四萬舊台幣兌換一元新台幣,陳醫師過去累積的積蓄,經過此次的經濟改革,可以說是重新歸零。儘管如此,陳醫師還是購置了民國40年代新屋地區的第一台電冰箱,不是為了自己享受,而是要用來保存各式醫療器材與疫苗。光復初期,台灣傳染病盛行,天花,傷寒,瘧疾,都急需疫苗的預防;陳醫師也自行接種了天花疫苗-牛痘,因為陳醫師從不拒絕天花病人的診治,即便天花的高傳染性與高死亡率,陳醫師依然細心診治。

*獲頒第一屆醫療奉獻獎

「對門三間,手邊兩間,一定要手相牽。」陳醫師引用了一段日本諺語來形容他的人生態度,為國家無悔奉獻,為在地人民悉心診治,不求營利,只問良心,無愧於社會與國家,陳德煥醫師榮獲第一屆偏遠地區醫療奉獻獎,是實至名歸!